-->

延大校友

首页 - 延大校友 - 正文

马琰铭 卓有建树的物理学家

他有很多头衔和荣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沃尔特·科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他也有一个始终不曾改变的身份——物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从事研究高压极端条件下粒子的变化而预测新型材料的守望者。他就是我校优秀校友、现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马琰铭教授。


深自砥砺 笃定前行

马琰铭,1972年9月出生于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美誉的安图县一个风景绮丽的小山村。从小兴趣广泛的他,像很多男孩子一样,有着顽皮好动的天性,对未知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高中时,涉猎极广,足球、围棋都是他的所爱。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物理。“兴趣是我的航灯。从高中时起,我就对物理情有独钟。”因为兴趣,马琰铭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1991年,马琰铭考入四海资讯红足就读物理学专业,一如儿时憧憬所愿,踏上物理学之路。马琰铭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醉心学习,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都比较优秀,年年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学金。

面对纷繁复杂的物理知识,面对枯燥晦涩的公式与难题,马琰铭选择的是一点点地去啃,整天去研究,抽丝剥茧地去理解。从早晨学到夜晚,他经常从图书馆开门空无一人,坐到人满为患,再坐到众人都走了,抬头一看,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还在学习。

在四海资讯红足取得硕士学位后,马琰铭将目光瞄准了物理学研究的更深层次,准备报考攻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国内高压物理研究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邹广田院士。“那是一段很艰辛的经历。我向学校借了一间实验室,一个人不分昼夜地紧张复习,很多课程都要从零学起。”马琰铭用“快要精神分裂了”来形容那段时光。艰难的是对心智的考验,当别人都在放松时,自己却要一直与枯燥的知识点为伴,连偷得浮生半日闲都是种奢望,这种极大的落差与不平衡无时无刻不在拷问他的决心和毅力。而他最终经受住了考验,成功地考入了吉林大学,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2001年,马琰铭获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留学加拿大科学院,并于2006年至2011年,先后到瑞士苏黎世高工开展博士后研究、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访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付出,2017年9月担任吉林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开始了新的征程。

抱朴守拙行稳致远

马琰铭每天的作息基本就是“两点一线”:早上八点左右到办公室,晚上十一二点回家。除了挤出一点时间吃饭,他几乎一直在忙。对马琰铭来说,节假日只是日历上不同的数字。“作为科研工作者,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科研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但问题解决的那一刻,又是特别快乐和幸福的。因此,做研究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既要抵抗得住繁华喧嚣的诱惑,更要经得住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从想法的出现,到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再到成果发表,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科学研究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平平淡淡的坚守。”十余年的科研生活,马琰铭如是感叹。

回想起他所带领的团队这些年所走过的路,马琰铭感慨万千:“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攻克它,我们团队的所有人付出了十几年的努力。这十几年间,我们经过了无数次地测算、推翻、再重来。每一个小的改进,可能都要经过几年的时间,但大家从来都没有抱怨,是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支撑我们一直坚持着,而且我们知道这是领域里重大的科学问题,我们也憧憬一旦突破了会取得重大的成功。从不断的失败到最后的成功,这个过程相当的难熬,但搞科研就是这样的,你永远不知道结果,没有预见性。科研不能害怕失败,科研的成果都是创新性的,创新意味着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就会面临失败。”

苍天青睐坚持者,科研攻关十余年,成绩斐然。在高压物理领域内,马琰铭发现了金属钠在超高压下转变为透明宽带隙绝缘体,这一发现对经典高压理论提出了挑战,为高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0年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被国际同行作为高压下的新现象和新效应的范例;他发展了基于群智理论的CALYPSO高压结构预测方法和软件。该方法和软件在4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被1200多位同行使用开展结构设计研究,解决了若干高压相结构的难题;他和合作者原创提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在超高压下会转变为高温超导体,引领了后续硫化氢高温超导的重大实验发现,创造了超导温度的新纪录。夺目的科研成绩为马琰铭带来了众多的荣誉。他先后斩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01年获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授予的两年仅有一位获奖人的“JamiesonAward”。2015年,马琰铭及团队完成的“高压下钠和锂单质及二元化合物的结构与物性”项目捧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荣誉属于马琰铭,荣誉来源于他日复一日的坚守。一路平凡一路歌,十年平淡铸辉煌。这朵金达莱花如今已经飘香海内、享誉一方了。

知也无涯上下求索

2016年5月13日,马琰铭获首届沃尔特·恩科奖,用以表彰他在量子力学材料和分子模拟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从方法的研究创新,到把方法编制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软件,再到推广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2200多个国内外同行使用,用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仍在逐步改进中。”马琰铭说:“能让外国人用我们中国人研发的方法开展科学研究,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也是令人自豪的事。”

马琰铭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凝聚态物理部教授、QuantumESPRESSO基金会(该奖项的共同发起方)主任StefanoBaroni说:“马琰铭教授的研究工作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工作有多方面的应用,如设计超导、超硬或热电等功能材料,以及研究极端条件下物质的稳定性……马琰铭教授不仅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同时,也是开源软件包的主要开发者,这使得他的方法被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无偿使用。”科恩奖评选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马琰铭发展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确定晶体结构的有效方法,预言了材料在高压条件下的新奇物相,他是国际量子力学材料模拟领域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面对成功,马琰铭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反而更加谦逊,感到重任在肩,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更加笃定前行。“实际上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从科学角度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发展一些先进的结构预测计算方法,推动整个计算领域的发展。我们要一直做到最好,你的方法才会被更多人使用,才会一直以非常好的态势发展下去。”马琰铭如是看待获奖这件事,一如当初那个酷爱学习,醉心科研的稚嫩青年。

2018年,马琰铭所带领的团队被授予“黄大年式团队”的荣誉称号。对此殊荣,马琰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对我们团队来说是巨大的荣誉,我们会更加努力前行,不忘初心,发扬黄大年精神,踏踏实实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他在给学生寄语中说到:物理学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核心学科,其研究范围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扮演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先锋角色,让我们一起携手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吧!

马琰铭,你是母校的骄傲,母校为你自豪!